书39
书39 > 大理寺绯闻日志 > 第三二章判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二章判官

 

谢景熙猜得没错。

眼前之人一听“赵竖”,尚能掩藏的忐忑当即变作了惊惶。

“不、不不不……”韦正接连否认,哑声道:“我不知道,我不是因为赵竖……我、我不知道他……”

谢景熙不动声se,待韦正冷静下来才问:“韦侍郎确定不懂本官在说什麽?”

韦正摇头,视线避开谢景熙。

“也好。”他应得云淡风轻,温声道:“那本官帮韦侍郎想想?”

说的是问句,却全然不是询问的语气。谢景熙侧头对守在一旁的狱卒示意,两人行过去,一人一边将韦正架了起来。

“你、你要做什麽?!谢景熙!”韦正声嘶力竭地质问:“本官身为四品刑部侍郎,岂是你可以越过御史台,随意刑讯的?!”

“嘭!”

一声闷响撞散了韦正的控诉。

他被狱卒重重地往地上一掼,牙齿磕到下唇,咬出一嘴的猩红。韦正只觉x口猛烈地一颤,像是五脏六腑都要碎掉似的,然而不等他反应,他已经再次被狱卒架起,锁在了审讯用的木架上。

铁链的温度透过衣衫,像一条冰冷的蛇。

他看向谢景熙,眼神依旧惶然难信。

他知道谢景熙自入大理寺以来,平衡斡旋各方势力、数立奇功,不过数年便做到如今的位置,除开家族的势力和朝堂格局,也绝不可能只是个光风霁月、温润无害的世家公子。

可饶是如此,韦正也绝对不相信,谢景熙竟胆大至此!且不说他这麽做,是公然与王党为敌,就单说御史台的弹劾,他都怕是难以应付。

所以谢景熙这是……想恐吓他麽?

毕竟,这些敲山震虎的手段,他在刑部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用过,且还百试不爽。

思及此,韦正又觉心神镇定下来。

他抬头望向面前正襟危坐的那人,嘴角不觉挑开一丝嘲意。火光明灭,黑烟絮絮,大狱里都是冰冷的铁器和血腥的腐臭,谢景熙淡然地坐着,仿若地狱的判官。

“韦侍郎,想起来了麽?”

判官开了口,声音温淡,听不出丝毫愠怒或是急切。他平静地与韦正对视,君子端方、如玉眉目,眼神却淡漠如俯视一只蝼蚁。

这样的装腔作势,他可见的太多了。韦正呲笑一声,轻慢地将头转向了一边。

牢房里静了片刻。

他听见几声惊响,是生铁磕碰石壁的声音。韦正转头,只见一名狱卒行至面前,火光一晃,他看见那人手里两根三寸的铁钉。

谢景熙低头抚弄手上的扳指,温声道:“谢某曾经听闻,喜怒哀惧能助人恢复记忆,韦侍郎既然想不起来,我们不妨试试?”

韦正悚然,下一刻,猝然闷响,铁钉穿破皮r0u,将韦正的左手钉在了刑讯架上。

牢室里乍起声嘶力竭的哭叫。

韦正双目赤红,青筋暴胀,看向谢景熙的眼神再也不见方才的蔑视,全是惊愕与惶然。

“现在呢?”谢景熙问:“韦侍郎可想到什麽了?”

“谢景熙!”韦正歇斯底里,眼神暴怒,如一头濒si的凶兽。

谢景熙没有回应,转头示意狱卒取来一个竹筐。

幽暗里隐约有窸窣的声音传来。

韦正看见竹筐里有一团团黑影,乱糟糟地攒动,像暗夜里噬r0u的邪灵。及至那狱卒走进,将竹筐上的麻布揭开,看见那一群扭缠在一起的老鼠,韦正差点当场就吐出来。

“看来韦侍郎还记得。”谢景熙语气悠缓,“听说这项鼠刑是出自韦侍郎之手,韦侍郎借此可是撬开过不少人的嘴。谢某不才,今日才想领教一下韦侍郎的奇思。”

“鼠刑”顾名思义,就是用老鼠对犯人施刑。

狱卒将饿了几天的老鼠装入木桶,将桶口对准犯人x腹,再以火对桶身加热。老鼠饥饿难耐,再加上火热的驱赶,便会涌向桶口,在犯人的身上挖洞。受刑之人会活活被刨开心肺,生不如si,且往往之後会感染恶疾而亡,痛不yu生。

韦正的惨叫再一次响彻牢室。

“我、我知道!我说!”他惨白着一张脸,额角的细汗在火光下泛出晶亮。

韦正喘着粗气,平复了好几息後,才缓缓开口道:“赵竖……我、我知道。昭化三年,我与他同为刑部郎中。那时他发现丰州刺史魏梁贪墨,本想向沈仆s告发,但我因着昭化二年香来阁的那场大火,推测出魏梁与陈之仲的私交,於是……”

“於是你告诉赵竖,越过陈之仲直接向王仆s呈表是为越级,所以赵竖在你的劝说下,其实是将那份呈表交给了陈之仲?”

韦正不置可否,算是默认。

“之後呢?”谢景熙问。

韦正顿了顿,道:“我本是想以此让陈之仲对付赵竖,之後再告发陈之仲包庇魏梁。可是……我也不知道为什麽,最後竟然是王仆s授意礼部,以赵竖舞弊为由,将其定罪流放。”

谢景熙闻言沉默。

其实官场人情并没有那麽多弯弯绕绕,趋利避害、止损共赢罢了。有时候合作的不一定是朋友,所图的也不一定是利益。

丰州瘟疫、贪墨谋私……

魏梁到底掌握了陈之仲什麽秘密,才能让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他包庇,不惜铤而走险?而陈之仲,他又抓着王瑀的哪些把柄,才能借了堂堂左仆s的刀,去杀自己想杀的人?

谢景熙越想越觉有趣,竟然哂笑出声。

“谢寺卿?”韦正轻声试探。

大牢里的火把不知何时暗了一盏,谢景熙坐在明暗交杂的地带,暗se隐去他一半的轮廓。他缓慢地掀眼,可有可无地问了句,“没有了?”

韦正大惊,连连摇头道:“没有了没有了,我知道的我全说了,其他的,我真的不知道了。”

谢景熙不动声se,只问:“难得韦侍郎坦诚,礼尚往来,韦侍郎想要本官为你做些什麽?”

韦正舒了口气,安分道:“不不不,下官不敢劳烦谢寺卿,只求谢寺卿高抬贵手,将我交给刑部。”

“刑部?”谢景熙声音温淡,“可韦侍郎若是就这麽回了刑部,谢某可以不怕御史台的弹劾,岂知王仆s不会对韦侍郎有所忌惮?”

这倒是真的说到了韦正的痛处。

王瑀多疑,从来都是宁可信其有、不可信其无。而谢景熙深不可测、不择手段。他既然能知道赵竖一案的蹊跷,背後还不知搜罗了多少把柄。

韦正今日若是带着这一身的伤出了大理寺,王瑀一定会怀疑他对谢景熙有所交代,如此一来,成为王党弃子只是迟早……

他越想越惊惶,只觉面前虽然大路条条,但似乎横竖都是个si。於是他乾脆咬牙哀求,“小人命b纸薄,此番得罪了穆少尹和谢寺卿,以後在朝堂怕也是步履维艰。求大人看在同僚情谊,高抬贵手,救小人一命。”

“韦侍郎言重了。”谢景熙道:“韦侍郎乃朝廷命官,生杀予夺,皆乃皇命,谢某自是做不了主的。不过……”

他一顿,抚着圈椅的扶手道:“韦侍郎此番入大理寺,此事说大可大,说小亦可小。家父在安西有些门路,韦侍郎若愿意贬官前往……”

“我愿意!”韦正点头,“小人、小人愿意!”

几息沉默,对面的人终是露出点满意的神se。

他侧头看了看案上的刻漏,对韦正道:“那韦侍郎便在这认罪书上画押吧。”

韦正惨叫着,被两个狱卒从刑讯架上放了下来。那枚刺穿手掌的铁钉被拔起,留下一个巨大的血窟窿。他不敢喊疼,就着昏暗的火光,接过狱卒递来的笔。

罪状是一早准备好的,韦正一行一行地看过去,心里却生出另一个担忧。

虽然谢景熙说他的罪名可大可小,可他意图谋害沈朝颜和穆秋是真,如今落在谢景熙手上,可以说毫无反抗之力。倘若对方过河拆桥,对刚才的承诺翻脸不认,韦正不觉得自己有任何的筹码与其博弈。

悬在半空的笔顿住,落下一滴溅开的墨渍。

“怎麽?”谢景熙开口,语气不耐。

韦正咽了口唾沫,不知如何回应。而对面的人一语不发,目光落在他那只犹豫不决的手,似是看穿他的心思。

“韦侍郎,”他提醒,“如今你无後路,想活命,便只能信我。”

温温淡淡的声音,却字字如刀。

现在回想,其实从他在画舫上被大理寺带走时起,他就已经落入了谢景熙的陷阱。画舫一局他担心有诈,故而一早便抹去自己的行迹。

除了船上那些与他一道的侍卫之外,整个沣京怕是都没人知道他现在何处,遑论搬来救兵?

余光里,那些黑黝黝的大老鼠还在竹筐里扭打撕扯,发出瘆人的怪叫。手上的血窟窿似乎也在提醒着他,若是还如此犹豫,下一个被挖开的地方,可能真的会是他的肚皮……

韦正安慰自己,他好歹是堂堂四品刑部侍郎,就算是当下在大理寺认了罪,要最後定下来,不可能不经过御史台和皇上。

是的!他确定。

只要他能活着从这里出去,只要他还能见到大理寺以外的人……一切就还会有转机。

起落间,笔走龙蛇。韦正在罪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,摁上了手印。

狱卒将他的画押呈给谢景熙过目。

他淡淡“嗯”了一声,神se平静地对韦正道:“韦侍郎方才有一处说错了。你此番得罪的不止是本官和穆少尹。你得罪的,是昭平郡主。”

韦正怔忡,心里生出没来由的森寒。

谢景熙继续道:“郡主虽然顽劣,但也该由皇上和宗正寺去问责。再不济,还有本官,韦侍郎确是做得过分了。”言讫,他对狱卒扬了扬下巴。

韦正愕然,还没想明白谢景熙的话到底是什麽意思,只觉身t一轻,便再次被架了起来。他惊惶无措地看向两个狱卒,所有的侥幸都在此刻碎成了齑粉。

谢景熙其实从来就没打算让他活着离开这里,他要的只是他的一份认罪书。

“你、你……”嘴唇颤抖,喉咙g涩,韦正睁大双眼,瞪向眼前那个如玉一般的君子,看见的却是地狱修罗。

他想起那些黑se的、y暗的老鼠,如今一个个用血红的眼睛盯着他,就等着往他的肚皮上钻洞!

惊恐麻痹了神经,韦正突然奋力挣扎起来。

“哐啷!”

铁链撞击沉木发出巨响。

他鬓发淩乱,粗喘如牛,挣开狱卒的控制,不管不顾地往牢房外冲。而谢景熙却在这时压手,示意狱卒静待,直到确认韦正快要行至大狱门口。

“去吧。”他淡声叮嘱,“演得真一点。”

“是!”狱卒得令追出去。

谢景熙却拾起韦正掉落在地上的铁钉,往自己的左臂紮了下去。

“护驾!护驾!”牢门外响起福公公的尖叫,继而是乱作一片的脚步。

头顶的火把猛地一跳,熄了。

所有的躁动都安静下来,黑暗中,谢景熙听到裴真的声音——

“人犯已诛杀,陛下受惊。臣等救驾来迟,请陛下责罚。”

——————

“郡主虽然顽劣,但也该由皇上和御史台去问责。再不济,还有本官,韦侍郎确是做得过分了。”

韦侍郎理解的:本官是大理寺卿,这件事该本官管。

谢寺卿指的:本官是她未过门的夫婿,你当本官si了吗?

韦侍郎:我不管你si了没si,我只知道反正刑部是快si完了……

左仆s王府,茶室。

一名家仆躬身而入,将手里的一封密信呈给了王瑀。室内茶香氤氲,王翟正往盏里分茶,随口问了句,“怎麽?”

一记闷响落於茶案,王翟一惊,险些泼了手里的茶汤。

“怎、怎麽了?”他看向眼前面若冰霜的王瑀,颤巍巍地问:“不、不关我事儿吧?”

王瑀沉脸不答,只伸手一扬,将信件递给了王翟。

王翟一目十行地看起来,越看越觉不可思议。谢景熙竟然擅自逮捕了韦正,还瞒着所有人,直接将皇上请去了大理寺。

“我倒是真没看出来,谢景熙原还有这样的能耐。”王瑀低头饮茶,冷声道:“我这几十年的官,算是白做了。”

王瑀的表情实在是可怕,王翟有心想劝,便安慰王瑀道:“这……也许是误会了。上次儿子在国子监差点伤了他,谢景熙也并没有追究。哦!还有,还有上上一次,我在平康坊闹事,谢景熙不也睁一眼闭一眼,到最後也没有cha手的吗?”

“你?”王瑀冷哼,恨铁不成钢地道:“你区区一个鸿胪寺丞,碍得着他什麽?他若是真的为难你,才不值得为父忌惮。”

“哦……”王翟莫名挨了顿批,面上挂不住,只得低头嗫嚅,“是,父亲教训的是。”

他越说越小声,最後在王瑀落在他侧颊的目光中弱弱地噤了声。王瑀早就知道自己这儿子是个不成器的蠢货,当下也不想跟他多说。

谢景熙到底是什麽态度、谁的人,目前定论为时过早,再说谢家势力不容小觑,纵然得不到谢家支持,不到万不得已,王瑀也不会跟他撕破脸,让自己平白多出个劲敌。

故而王瑀当下最关心的,还是谢景熙为何逮捕韦正?他这麽做,又到底存着什麽样的目的?

思及此,王瑀只觉不好再耽搁。他起身吩咐家仆进来替他更衣,趁着时辰尚早,赶着进g0ng一趟面圣才好。

“大人!大人!”门外传来管事的声音。

他几乎是不等王瑀开口,就兀自闯进了茶室。王瑀一向不喜欢下面的人杯弓蛇影、沉不住气,但见管事脸se惨白,他忽觉心头一凝。

“怎麽?”他问,语气不觉冷肃。

管事惊惶,喘气道:“方才、刑部罗侍郎派人送信说、说……”

“说什麽?!”王瑀怒喝,无端焦躁起来。

“说……”管事惶恐道:“韦侍郎因为突发疯疾冲撞圣驾,已经被、被大理寺当场诛杀了。”

“你说……什麽?!”王瑀闻言恍惚,表情茫然。

“小人说……”

“嘭!”

茶室中乍起一声惊响,上好的汝窑天青釉碎成一地残渣。

若说王瑀方才的脸se还只是y郁,那麽现在便是暴怒。他看了眼瑟缩匍伏的管事,微眯起眼,看向午後惨白的太yan,冷声道:“备辇。”

大明g0ng,蓬莱殿。

李冕撑臂斜靠在御榻上,盯着李署令的襆头发呆。

午後的yan光刺眼,李冕还是让人在殿内都点上了灯烛。因他总觉得要是哪里照不到光,韦正就会从黑暗里满身是血地冲出来。

“陛下,”福公公搭着拂尘过来,矮身过去对李冕道:“昭平郡主来了。”

话音落,沈朝颜已经大步流星地从殿外行了进来。

李冕七岁丧母,十岁登基,如今也不过才十五的年纪,本就是个半大的孩子,故而格外依赖沈朝颜。方才强忍着还能压下的情绪,在见到沈朝颜之後,皆数化作了委屈。若不是思及太医g0ng人在场,只怕李冕都要挤出两滴眼泪来。

“阿姐……”他嘴巴一撇,整个人像只在外面g架输了的狗子。沈朝颜脸se一垮,挥手将伺候的g0ng人都遣走了。

“怎麽?”她见不得李冕这样子,不太高兴地问福公公到,“陛下这是又被朝堂上哪个老家伙为难了?”

福公公虽为难,但还是如实道:“今日陛下接到谢寺卿的呈表,亲自去了大理寺,谁知刚行至大牢,一个披头散发的疯犯就冲了出来。大理寺顾及陛下安危,将那疯犯当场诛杀了。”

不提还好,李冕一听福公公回忆,眼前就全是韦正断气前sisi盯着他,口吐鲜血的模样……

“呕……”他一个没忍住,险些吐出来。而沈朝颜却愕然地望着李冕,怔忡道:“你说……韦正si了?”

“哎……”福公公叹口气,道:“当时场面混乱,韦侍郎突然那样冲突来,我们都以为是个yu意行刺的疯犯,故而……”

没等福公公说完,一个小h门进来,对李冕和沈朝颜报到,“刑部侍郎、御史大夫、大理寺卿已在殿外等候宣见。”

“让他们走,走走走,都走!”李冕发脾气,“就说朕惊吓过度,旧疾复发,脑仁儿疼得不行,有什麽要说的,明日早朝再议。”

“是、是……”小h门得令要走。

然只听殿外一阵纷至脚步,不等那小h门退出,身着紫衣朝服的王瑀已经带着一g朝臣入殿,不管不顾地俯身跪了一地。

“臣等参见陛下!”

声音响彻大殿,震得李冕下意识往後挪了一寸。他错愕地看着面前这群不请自来的朝臣,须臾,才後知後觉地震怒。

“大胆!”李冕几乎是颤抖着,重重地一掌拍在了御榻之上,“你们这是要g什麽?!闯殿bg0ng不成?!”

天子一怒,殿上静默。

而王瑀对此视而不见,上前一步对李冕拜道:“臣等听闻韦侍郎於今日,在大理寺中无故身亡,同僚数载,陡闻噩耗,悲痛难抑,还请陛下t谅臣等。”

李冕真是给他气笑了。

他缓了半晌,才指着人满为患的蓬莱殿对王瑀道:“你看看,这里是朕的寝殿!不说朕是皇帝,饶是往王仆s府上做客,朕若是带人就这麽闯进去,也会被天下人诟病!”李冕气得咳嗽,半天才缓下来又道:“王卿这是在g什麽?给朕甩脸子,立下马威?!”

“臣不敢。”王瑀神se微凛,倒是撩袍跪得坦然。

然而说是这麽说,殿上之人却丝毫没有退下去的意思。从刑部到御史台,从礼部到吏部,所有人跟着王瑀,呼啦啦跪了一片。王瑀跪立起身,对着李冕再拜,“还请陛下屏退左右,听臣等一语。”

“还请陛下屏退左右,听臣等一语!”请愿声此起彼伏,大有李冕若是不依,他们就不起的架势。

福公公自知皇上难以於王瑀抗衡,为了不让李冕过於难看,便先悻悻地吩咐g0ngnv和小h门退下了。

“郡主。”大殿上响起王瑀的声音。他缓缓抬头看向沈朝颜,冷声对她道:“还请郡主避嫌。”

“哦?”沈朝颜挑眉看他,不卑不亢地反呛,“紫宸殿乃陛下寝g0ng,本郡主是受召,王仆s是y闯,於情,我为何要避嫌?”

她一顿,目光扫过殿上众人,继续道:“再者,韦侍郎之所以会进大理寺,本郡主是知情人,王仆s是道听途说,於理,我又为何要避嫌?”

王瑀一怔,神se讶然,一时竟也说不出话来。

事到如今,再躲下去只会丢了天家颜面,既然来者不善,那便坦然以对。思及此,沈朝颜起身,行至百官之前站定,凛直脊背对李冕拜到,“请陛下决断。”

李冕自知僵持无法,於是扶额靠在御榻的护栏,对外面吩咐,“宣大理寺卿谢景熙、京兆少尹穆秋进殿。”

门外很快响起小h门的唱报。

须臾,静阔的大殿传来不急不缓的两重脚步。沈朝颜余光瞥见一抹紫se浅影,她的心便无端安定下来。

“谢卿、穆卿,”李冕心力交瘁地r0u着额角,对两人道:“韦侍郎一案的前因後果,便由你们向王仆s陈述吧。”

谢景熙领命,让人呈上一卷案宗,“这是韦侍郎生前在大理寺狱中的认罪书,案件经过结果事无巨细,皆已记录在案,烦请王仆s过目。”

王瑀不言,冷脸接过大理寺的案宗,流览起来。片刻,只听他冷哼一声,呲道:“这认罪书上说,韦侍郎意图毁郡主清誉以陷害穆少尹?”

他怒道:“动机荒谬!老夫看怕是谢寺卿用了什麽手段屈打成招、yu加之罪吧?”

“王仆s,”沈朝颜悠悠地开了口,道:“是不是yu加之罪,您大可问过昨日在场的人证,看看从那艘画舫上下来的乐娘、车夫所说,可有与认罪书有所不同。”

王瑀失语,自知韦正谋害沈穆二人一案已是si无对证,如今他要揪的不是韦正为何入大理寺,而是他堂堂一个四品侍郎,不能就这麽草率地si在了牢里。

於是他话锋一转,问谢景熙道:“谢寺卿说韦侍郎是因为突然冲突牢房,冲撞圣驾,那老夫倒是好奇得很,怎麽好好的一个人,会被b到如此疯癫之态,失了心智?莫非你大理寺的大狱里,真有妖魔鬼怪不成?”

“妖魔鬼怪倒是不敢当,”谢景熙眼眸微掀,淡声道:“只是下官手上刚好有一桩案子,也与韦侍郎有关,照例问了两句而已。”

王瑀闻言蹙了蹙眉,竟不知他这葫芦里又卖的是什麽药。

谢景熙对李冕一拜,道:“七月十五未时,陈府刘管事溺毙於崇福寺放生池中,据知情人交代,当日午时,韦侍郎派人从东市杏林堂接走了刘管事。”

他示意小h门取来一份供状,呈给李冕继续道:“韦侍郎对此供认不讳,关於为何要接走刘管事……”谢景熙一顿,转身看着王瑀道:“韦侍郎说,他因听闻刘管事在府中用那妖邪之法祛灾避难,心中忐忑,才会想向他一探究竟。因为,韦侍郎说起四年前刑部有一桩案子甚是蹊跷,他对那人於心有愧,害怕是他的鬼魂回来报复,杀害了魏刺史和陈尚书,下一个就要找到他了。”

“真有此事?”李冕问。

“回禀皇上,”谢景熙言辞恳切,“臣所言句句属实,只可惜韦侍郎在说到这桩案子之後神情忽变,惶恐不安,臣再细问,他便什麽都不肯说了。之後……”

谢景熙补充道:“臣试图让狱卒先安抚他的情绪,谁知他突然暴起,发疯似得冲出大狱,冲撞了圣驾。”

“胡言乱语!”王瑀怒喝,瞪着谢景熙道:“这大理寺的牢狱岂是那麽容易就被人冲了的?”

“王仆s有所不知呀!”李冕道:“韦侍郎是趁机用铁钉刺伤了谢卿,狱卒顾及谢卿,才让他跑了。这事你可问过李署令,他方才查验过谢卿的伤口。”

王瑀愣了愣,眼光扫过谢景熙,只见他那身来不及换下的官袍袖口上,果真还有已经乾涸的血迹。

可他依旧不依不饶地问:“谢寺卿说韦侍郎突然疯癫,老夫倒是好奇,什麽事能让好好一个人一提就变成这样,莫非真是老夫孤陋寡闻不成?!”

“哦?”谢景熙表情淡然地道:“韦侍郎说起的那件案子,是昭化二年,刑部郎中赵竖的科举舞弊之案。若是下官没记错的话……这件案子当时似乎还是王仆s督办的。”

他转头攫住王瑀的目光,温声补充,“要不,王仆s再想想?”

——————

王瑀:哦豁……

此话一出,堂上静默。

料是谁也没想到谢景熙会突然提及这桩陈年旧案,一时都有些没回过神。

而王瑀的脸se却r0u眼可见地变了。

谢景熙倒也没再为难他,看向身後的礼部尚书,恍然道:“哦!这案子想必罗尚书也知道。科举舞弊的证据,怎麽都会经过礼部。”

“啊?这……”罗尚书语塞,望着满堂皆寂的同僚,猝然无言。

“谢寺卿,”刑部右侍郎罗仁甫见状不好,cha言道:“分明是韦侍郎的案子,怎麽东拉西扯,谢寺卿真是玩得好一手移花接木、声东击西。”

谢景熙神情浅淡,只道:“谢某只是答王仆s所问,毕竟韦侍郎为何一说起赵竖就失态疯癫,谢某也是好奇得很。”

御榻上的李冕察觉到殿上气氛的突变,赶紧追问道:“韦侍郎还说了什麽?”

谢景熙沉默,眼神扫过在场众人,看得礼部罗尚书一阵哆嗦。

“没了。”

谢景熙道:“臣再问下去,便只听得他说什麽……若是说了就活不了了。臣觉得,要想知道韦侍郎因何癫狂,其实很简单,查一查赵竖的案子或可窥一二。”

“可是……”李冕为难,道:“赵竖一案四年前已经结案,如今要查兴师动众,况且韦侍郎透露的资讯实在有限,就这麽冒然再查是不是……”

“皇上英明,”罗尚书赶紧接话,“仅凭一面之辞就随意旧案再查,照此,若往後有人效仿,无论是谁都如此要求,那我朝律法岂不成了笑话?”

“可众卿今日又非要朕给韦侍郎之si一个交代,”李冕犹豫,“不查赵竖之案,又如何得知韦侍郎疯癫缘由?”

罗尚书被问得哑口。殿上一时寂静无声,就连一直咄咄b人的王瑀都沉默。

李冕乘热打铁,“依朕看,此案错综复杂,涉及三桩要案,草率不得,须得从长计议才好。”

他将手上的供词递给福公公,忖道:“可韦正身为刑部侍郎,此案刑部需得避嫌。穆少尹供职於京兆府,故而京兆府也不便cha手。那这案子……”

他看向谢景熙,颇为为难地道:“也只能交给谢寺卿来查办了。”言讫还故意装模作样地问众臣道:“各位ai卿可有异议啊?”

吏部尚书还想说什麽,却被王瑀一个眼锋扫得噤了声。

“行吧。”李冕总算是露出点笑容,对众人道:“朕现在这头疼得不行,众卿没事就先退了吧。”说完还虚张声势地“哎哟”了两声,让福公公宣李署令了。

一众朝臣怏怏地退了出去。

王瑀下了石阶,在廊道边与同僚拜别。

“王仆s留步。”

身後响起悠缓的声音,王瑀回头,看见谢景熙姿容端肃地行了过来。刚才经过方才的一番舌战,王瑀心下自是不快,当下只是略微侧身瞥他。

谢景熙却全不在意,依然礼数周全地对他揖到,“关於韦侍郎,下官还有几句话,想要向王仆s呈明。”

王瑀冷呲一声,仰头转开视线。

谢景熙态度恭谨道:“实则韦侍郎在癫狂之前还交代过一些话,下官於大殿之上不好言明。”他一顿,特意压低声音道:“韦侍郎在提及赵竖之时,还提到过一件事,便是当初那封调查丰州刺史魏梁的信函,赵竖其实是交给了陈尚书而非沈仆s。韦侍郎说,他早知陈尚书与魏刺史交情甚笃,本想借此引陈尚书出手,往後再揭发其包庇之罪。只是没想到……”

心头猛然一跌,王瑀瞪向谢景熙的眼神写满惊愕与愤怒,还有一点不难察觉的惊惶。

久浸官场,谢景熙见识过太多的魑魅魍魉,当下对王瑀的反应自是一目了然。可那抹微淡的情绪一闪过後,王瑀又换回了一开始那种高高在上、不甚在意的态度。

谢景熙心知肚明,却仍然声音温淡地道:“他说赵竖的舞弊案,实则是王仆s授意的。他也不太明白,为何明明这样一个扳倒陈尚书,肃清沈党的机会,王仆s会甘愿白白地放掉……”

“也是说到了此处,”谢景熙语露不解,“韦侍郎像是突然想明白了什麽,再也不肯往下说了。还一直念叨说什麽说了就活不了了,什麽受降城湘北境什麽的。”

“受降城?!”王瑀愕然回问。

“嗯。”谢景熙点头,“若是下官没有记错的话,魏刺史和陈尚书,似乎都曾在受降城任职过一些时候。只是这湘北境又是指什麽,下官便实在是听不懂了。”

谢景熙说得云淡风轻,而王瑀的脸se,却像是一块被洗去颜se的白绫。

他知道王瑀听懂了。

什麽湘北境,不过是他引蛇出洞、装聋作哑的一招罢了。

湘北境,啸北军。

那是一支曾经誓si跟随萧家,与他同袍同泽,共赴生si的铁血兄弟。

十年了,谢景熙不知道想像过多少次,自己就像如今这样站在那帮人面前,亲眼从那些人的眼睛里,看见他们听闻这个名字的反应。

惊愕?悔恨?惶恐?或是任何一种追悔都行。可在这短暂即逝的一瞬过後,面前的人便恢复了那种漠然无视。

什麽都没有、看不见、寻不到、不存在……

那一点点的情绪波澜,就如同那五万个si守弃城的无名之辈,转眼就被埋入了历史的废墟,史书之上,亦不见落笔。

残yan晚照,如火似血,谢景熙就这麽定定地看他,而後幡然醒悟。

他在心里嘲笑自己。为什麽总有人觉得恶人作恶之後,会追悔莫及呢?

事实上,只要他们的恶行一日不暴露,他们便一日高枕而安、岁月静好……?

而此刻,王瑀也正端着一副淡然的神情反问他,“谢寺卿特地来告诉老夫这些,又是作何居心?”

谢景熙浅浅地g了g唇角,回到,“算是给王仆s表的一点忠心吧。”

王瑀愕然,又听他道:“画舫一案,牵扯穆少尹和昭平郡主,大理寺职责在身,不能不管。但韦侍郎所言的赵竖一案,大理寺并非非cha手不可。而谢家从先帝在时,便不参与党争,下官更是不敢违逆父志,故而方才闭口不言,就是不想给王仆s、也给自己找麻烦。”

见王瑀神se松动,似信非信,谢景熙补充道:“赵竖的案子虽皇上命下官去查,但大理寺公务繁忙、有日昃之劳,这件案子,王仆s大可放心。”

王瑀沉默着,目光逡巡在谢景熙的眉眼,似要看出什麽破绽来。良久,他才可有可无地哂笑一声,在谢景熙的揖别中甩袖走了。

斜yan为青瓦红墙的g0ng禁镀上几多鲜妍,谢景熙立於廊下,看着王瑀行远。

“谢寺卿!”

蓬莱殿外的廊道上,沈朝颜提裙而来,叫住了谢景熙。

眼前的人回头,面上挂着君臣间该有的恭敬和疏离。

沈朝颜愣了愣,但思及画舫上的事,又觉或许这人的冷淡是为掩饰心中忐忑。她轻咳一声,回归正题道:“关於韦正之si,谢寺卿还有什麽要说的麽?”

谢景熙闻言一愣,但很快便寒目微垂,神情淡漠地道:“臣不明白郡主的意思。”

沈朝颜以为他有所顾忌,屏退左右後上前几步,道:“韦正的si,我想听你一句真话。”

“真话?”谢景熙反问,复又道:“臣於大殿之上所言句句属实,臣不明白郡主还要听什麽真话。”

见他态度冷淡,沈朝颜略有怔忡,语气也跟着生y起来,“你到底为什麽要设局杀掉韦正?”

谢景熙闻言沉默,半晌才不轻不重地道了句,“臣不懂郡主在什麽说。”

“不,你明白。”沈朝颜仰头,攫住他的视线笃定道:“你故意借韦正之口,提出赵竖的案子,目的不仅仅是遮掩他的si因,你是故意想以此试探王党的态度。这桩陈年旧案,你证据不足,又无从查起,所以只能使诈,想让对方先坐不住,自乱阵脚,这样你才有机会寻到破绽。”

她一顿,“我猜的对吗?谢寺卿。”

明明是推断,沈朝颜用的却不是疑问的语气。

谢景熙说话做事如履如临、敬终慎始,现在只是跟她揣着明白装糊涂。

韦正之si,若是换个不了解谢景熙的人来,可能也就真的信了。但沈朝颜是与他试探来回,见识过这人的深藏不露和行事心机的。故而方才那些说辞,饶是他编得再滴水不漏、义正言辞,沈朝颜也直觉事情,不会真如表面所见那样简单。

谢景熙依然是那副冷淡的神情,反问她到,“倘若韦正不si,郡主栽赃嫁祸他的事能瞒得住麽?臣之所为饶是万般不妥,也是用自己的私心,成全了郡主。”

说不上为什麽,沈朝颜只觉他的这句话化作块石头,冷浸浸地坠在x口,让她不快。

於是她也沉下脸se,冷冷地质问:“让皇上去大理寺,你是故意的吧?”

谢景熙没有否认,却避重就轻地道:“是臣派裴真去请的,自然是故意的。”

“你!”沈朝颜失语,直言道:“朝堂之上的y谋算计,谢寺卿要如何翻搅风云,我管不了。可我的东西、我的人,我也不会容别人擅动。”

她语气凛冽,说话之时更是b近一步,气势迫人。

谢景熙觉得心里似乎被什麽刺了一下,向来敏捷的人,当下却是实实在在地滞了一息,才发现自己这怪异情绪的由来。

她说李冕是“她的人”。

这句任谁听起来,都要认为是句大不敬的话,却让谢景熙听出了一点不悦。所以现下她这是,为了所谓“她的人”,特地来质问和警告他的麽?

他深x1口气,缓了片刻才道:“朝堂如局,身在其中,人人皆为棋子,相互制衡牵扯,何为擅动利用?郡主既想为陛下好,便更不该像这样,总想将陛下护在身後。”

“是吗?”沈朝颜问,神se凛冽,“在谢寺卿眼中,人人皆为棋子麽?”

谢景熙哑口。

不等他答,沈朝颜兀自又道:“可对我来说,谢寺卿眼里的棋子,是亲人、是挚友,我就算有私心,也不做到谢寺卿这样,以他们为跳板,来达成自己的目的。”

沈朝颜慢慢地说着,眸子里的光变得淡然。她侧身命人呈上一个瓷瓶,对谢景熙道:“陛下关切谢寺卿伤势,特地嘱咐我送来这瓶药膏。他说谢寺卿为了朝政夙兴夜寐、心力交瘁,他都记着。”

她一顿,又在他耳边轻声道:“谢寺卿如何行事,我管不了。可下一次,谢寺卿若再擅自以我身边的人为刀,昭平亦不会善罢甘休。谢寺卿不如扪心问问,你之所为究竟是为了成全我,还是以我和皇上为藉口,成全自己的私心?”

言讫,沈朝颜将瓷瓶交给谢景熙,转身便走。

“郡主!”

一只大掌从身後探出,抓住了她。

沈朝颜回头,与正垂眸看她的谢景熙四目相对。无意地,指尖触到他紫袍之下,小臂上的一块凹凸,是一块陈年旧疤。

模糊的身t记忆袭来,沈朝颜怔了怔,只觉自己似乎是在哪里,0到过这样的一块疤痕。也是这样的触感,这样的位置……

“烦请郡主替臣谢过陛下。”沈朝颜被这一句惊得回了神,应下後,两人拜别。

然而回府的一路,沈朝颜还沉浸在谢景熙方才的疏离和冷淡里。

本以为经过了国子监击鞠和画舫相救之後,他们不说完全信任,至少在共同敌人的问题上,是可以做到坦诚相待的。可不知为什麽,她总觉得谢景熙这人像一轮y晴不定、忽远忽近的冷月——皎皎的挂在天上,一览而尽,却又触不可及。

而他的另一面,你明知在哪儿,又永远不得窥见。

沈朝颜心里发堵,连带几日对着兴冲冲分享话本儿的有金,都摆出一副冷淡的表情。

“郡主,这本!这本特别好看!”有金凑到沈朝颜跟前,激越道:“这本讲的是立场相悖的男nv主人公,冲破层层阻碍,终於酿成佳话的故事。”

“哦?”沈朝颜兴致缺缺,拨弄着手里的烛火问有金,“怎麽个好看法?”

有金翻开手里的书,笑道:“就是男nv主人公的父辈是世仇,但他两相遇的时候并不知道,後来郎君为了和nv郎在一起,公然与家族决裂,从祠堂抹去自己的姓名。那一夜,狂风暴雨、闪电雷鸣……”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