惦记 第108节
她裹着一件薄外套,站起身来,把位置让给同事,然后在角落找了张长椅,蜷着身子补眠。
凌晨六点多,天际渐渐呈出蓝调。
微弱的晨光刺破云层,天亮了。
“yu!”同事将她唤醒,左渔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,看到同事俯身站在她身旁,脸容急切地说道,“有进展了!”
左渔瞬间清醒过来,赶紧坐起身子。
据许肆周队伍传来的消息,一大批受战祸肆掠最严重的难民聚集在加略利平原。
首都解封后,这些难民纷纷涌入城市,沿途哄抢食物、衣服、医疗等紧缺物资。港经海外的救援物资被洗劫一空,其中一辆车在争抢中被彻底毁坏,另外两辆车也未能幸免,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毁,玻璃碎裂,车身凹陷。
由于对方人数众多,许肆周及其队员在保护物资时都挂彩了。
这番变故令救援之路雪上加霜。
作为领队,许肆周迅速反应,决定兵分两路。
为了保证受困的108人的安全,他将按照原计划的路线,孤身穿越中部城市。
而与此同时,其他队员往安全区域撤往,待救援物资补给恢复后,再北上穿越沙漠,绕开交战区,与他们汇合。
沙漠那段路并不好走,路途遥远,有时候气候恶劣,会突发沙尘暴,所以最初并未列入考虑,但由于布达罗亚局势急剧变化,现今不得不采取这一折中方案。
虽然知道许肆周的决定最为稳妥,同时也是最优解,但当听到他要只身前往交战区时,左渔心里一沉,手中的外套“呼”地一下掉落在地。
她无法想象许肆周将会冒着多大的风险,周围的难民都在往外跑,只有他是孤勇的逆行者。
左渔弯下腰,急忙扑向对讲机,手指在颤抖中紧紧摁着按键:“呼叫!呼叫!”
“许肆周……许肆周……”她急切地呼叫着,背景干扰的杂音刺着耳膜,她的心简直跳到了嗓子眼。
能不能回个信?
彼时,许肆周正坐在一块废弃的混凝土板上,一条腿支着,踩在岩石块上,嘴里咬着绷带,一圈一圈地给自己包扎伤口。
炮火的爆炸声在远处回响,风烟弥漫火药的气味,他咬着后槽牙,用力缠紧伤口。
通讯器里突然传来断断续续的电流声,夹杂着模糊不清的呼叫声。
许肆周感觉自己隐隐约约听到了左渔的声音,愣了一下,随即忍不住咳嗽了一声,只当自己是他妈太想她了,以致于产生了幻觉。
不过一秒,他眼神一凝,倏地扔下了绷带,几乎是在一瞬间确认了她的声音,径直抓起对讲机,拼命压抑住胸腔里的激动:“左渔?”
对方的声音于彼此而言,都太久违了……
左渔几乎是一瞬间就掉下了眼泪,再开口时,嗓音涩得不行:“许肆周,这里是unrwa,联合国驻近东难民救济处的左渔,负责本次行动的协调工作,你好。”
许肆周脑子一动,简直是立马明白了她的本事。他低头笑了笑,一条腿懒懒地踩在地上,嘴角缓缓扬起:“嗯,多多指教。”
他们之间太有默契了,短短两句话,彼此心领神会。
没有浪费时间,左渔不用解释自己是怎么成了联合国的一员,许肆周也没有多问。
此刻,双方既是情侣,更是搭档。
互相心照不宣,省去寒暄,直接进入工作状态。
许肆周目前开着车来到首都以北的一个卫星城内,在物资被抢的过程中,车辆被平民毁坏,尾部受损严重,油箱出现泄漏,车辆至多还能再开一百公里。
但下一个安全点位于北郊,距离超过两百公里,之后将进入叛军的势力范围。
好在许肆周目前能够保持联络,只要他能确保自身安全,顺利找出失联已久的108人的位置,将信息传递出来,那么他打场内,左渔配合打场外,届时双方配合,救援的胜算很大。
互通完消息,左渔放下笔,在滋滋的电流声中,喉咙一阵发紧:“许肆周。”
“平安回来。”
要平安回来,我会一直等着你。
你只管放心去,有我在这儿为你兜着底。
就像往时一样,我给你打辅助,我们一起披荆斩棘,互为底牌,一路过关斩将。
许肆周心中有数,沉沉呼吸着,将防弹衣重新披上,起身:“嗯,不会让你失望。”
当天下午,中方官员来到unrwa,左渔在会议室接待了他们。
三点整,无国界医生的两名领队前后脚抵达,一进门便激动地向中方官员握手致谢。
一来,是为了感谢中国同胞之前在海上对他们的同事施以援手,二来,也感谢中国此刻愿意帮助援救他们被困的18名外籍医生。
由于布达罗亚内战属于他国内政,中方无法直接派遣军队进行救援,但却始终在各种层面给予支持,从未放弃营救每一条生命。
三点二十分,一行人与港经海外办事处的相关负责人召开了多方视频会议。
左渔作为unrwa代表,作了简短汇报。
半夜,左渔睡了不到四个小时,就被同事匆匆叫醒。
被许肆周派回来的六名队员已经越过了边境线,正在朝着这里赶过来。
他们开着一辆半报废的大巴车,全员均有不同程度的受伤。
左渔收到消息后立即起床,联系医生,准备食物、水和休息的房间,以便妥善安置这些跟着许肆周出生入死的队员。
她要照顾好他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