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39
书39 > 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 > 第172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72节

 

“那敢情好!”乌雅氏起身道谢。

此去漠北,科尔沁是必经之地。而且乌雅氏听说朝廷给科尔沁配备了大量火器,有红衣大炮,还有适合骑兵使用的佛郎机炮。

有科尔沁的骑兵保驾护航,别说去漠北送货,便是跟准噶尔做生意,也不带怕的。

内务府管着的皇商不少,但能动用骑兵,还是蒙古骑兵帮忙押运货物的,他们还是头一份。

送走赫舍里家长房女眷,郝如月去了一趟慈仁宫。太后一听就说没问题,当场口述了一封书信,由心腹宫女代笔,即刻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往科尔沁。

皇上第一回 去木兰围场冬狩,就被达尔汗亲王大妃,哦,对了,现在已经不是大妃,又重新被打成侧妃了,和侧妃的女儿,庶人苏迪雅搅得乱七八糟。

尤其是对皇后,说大不敬都是轻的。

以皇上对皇后的爱重,就苏迪雅做下的那些事,但凡皇后在皇上面前抹一把眼泪,都能把苏迪雅当场杖毙,让整个科尔沁在蒙古诸部面前颜面扫地。

可皇后当时没有发作,表现得非常大度。

后来将人接回宫,皇后也没有报复,全凭皇上处置。

皇后为何如此大度,还不是为了照顾自己和太皇太后,以及整个科尔沁的体面。

这个情,不仅达尔汗亲王得承,太后自己也是要承的。

就连太皇太后听说之后,都赞了一句皇后贤德,并且赏赐了不少好东西。

说是皇后有孕才赏,太后看过清单,比之仁孝皇后初初有孕时只多不少。

几日后,事情办妥,郝如月派人通知长房的商队可以出发了。

这回商队押运的是大宗的羊绒线,有十几车之多。一寸羊绒一两金,因货物单价高,数量多,长房非常重视,商量之后由纶布亲自押运。

要不是常泰不方便告假,就他自己上了。

车队很快到达科尔沁,为了不招摇,蒙古骑兵乔装办成赫舍里家商队护卫的模样。

如果有人细心观察,一定能看出这些护卫身上都背着同款黑色皮囊,至于里面包着什么,倒是看不出来。

与往常一样,车队在科尔沁休整一日,于第二日低调上路,往北行去。

越往北走,天越冷,牧草越少,纶布问掌柜要走多远,掌柜说还有半个月的路程。

纶布不是第一次负责押运货物,也不是第一次来蒙古,却是第一次离开科尔沁往北走这么远。

蒙古骑兵护卫长忖着路程接话:“再往北走半个月恐怕要走到漠北与准噶尔交接的温古河了,恐怕有些危险。”

掌柜却不在意:“之前也走过,那边有人接应。”

见掌柜半点不惧,蒙古骑兵护卫长想了想说:“准噶尔最近很不老实,时常越界。不过别人怕他们,咱们可不怕。”

皇上开恩,准许科尔沁用疫苗换火炮,科尔沁从前就不怕准格尔,现在有了充足的火器更不怕了。

去的时候如掌柜所说,一路太平,到地方有人接应,双方顺利交割,银货两清。

之前每回过来,掌柜拿到银子都会就地收购一些羊毛,作为原料带回。

毕竟漠北更穷些,羊毛比漠南便宜。

但这回出来,东家特意交代,不要贪便宜,送到即回。

达尔汗亲王派骑兵护送,给了赫舍里家长房的面子,这回羊毛一律从科尔沁收,贵点就贵点,要把人情还上。

东家亲自交代,掌柜自然不敢怠慢,当天送完货当天返回,连休整都没有。

可在当天下午就遭遇了□□。

这笔大买卖确实是赫舍里家长房在漠北的老主顾介绍的,奈何这位老主顾当时已经被噶尔丹的人控制了。

整笔买卖都是阴谋。

为了从沙俄买火器,噶尔丹预付了大量货款,结果沙俄不顾盟约,掉头与清朝谈起了牛痘的买卖。

不但挪用这笔货款从清朝低价买到了牛痘,还拒不承认与准噶尔的盟约,和购买火器的约定。

噶尔丹被沙俄黑了也没脾气,因为他的头号敌人并不是沙俄而是清朝。

现在噶尔丹面对的局势,正是历史上康熙面对的。

不愿双线作战,不得不忍受沙俄,只不过康熙敢打,边打边谈,最后签订了《尼布楚条约》。

准噶尔的国力不如清朝,噶尔丹并不敢对沙俄动手,只得打掉牙和血吞。

噶尔丹最近非常缺钱,所以他把主意打到了赫舍里家的商队上。

他不敢打沙俄,没有了沙俄帮忙,更不招惹清朝,但神不知鬼不觉地控制一个漠北蒙古的大贵族,还是不费力气的。

他逼着漠北蒙古的大贵族出钱买赫舍里家长房的大宗羊绒。一寸羊绒一两金,虽然现在的羊绒没有最开始值钱了,但大宗购买的货款也不是一个小数目。

按赫舍里家长房做生意的规矩,大宗货物一般由自家人押车。

等羊绒一到,银货两清,噶尔丹再派人去打劫赫舍里家的商队,把赫舍里家的男人绑了,货款抢了。

到时候,羊绒是他的,货款是他的,赫舍里家的人也到手了,堪称一举三得。

等他抓到人,赫舍里家自会去向皇后求助。不必他求皇后,以清朝皇后的能耐,肯定有办法主动联系他。

到那时,主动权掌握在他手上,还有什么事谈不成。

可等两边交上手,噶尔丹才惊讶地发现对方并不是一支普通的商队,随车的护卫也不是普通的护卫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