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39
书39 > 弹幕教我做女王(基建) > 弹幕教我做女王(基建) 第109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弹幕教我做女王(基建) 第109节

 

考题

像黑壮这样想要更进一步的人,修三个月产假,都会担心战功会被别的将军抢走,三年的丧假,对黑壮来说,那就是个巨坑。

三年的时间,不知道会有多少意外发生。

但幸好,黑壮父母早亡,不会面对这样的问题,所以她根本就不想掺和其他大臣的讨论,悄悄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走神。

由于刚刚刘如盖下的帽子太大,不想守孝,就代表了不孝,丧假的事情就算是定了下来,大家直接讨论起了丧假期间,朝廷的俸禄问题。

“请假一年以内,半薪,请假两年以上的,可以辞官停薪,三年后再起复。”姜蓁一锤定音道。

丧假和产假一样,虽然都是姜蓁给的福利。但这个福利是给自己人的。

要是姜蓁不喜欢的官员,丁忧三年以后,姜蓁可以直接把对方给‘忘了’,起复什么的,见鬼去吧。

而姜蓁的心腹,她是可以‘夺服’的,国家需要你,你先别守孝了,先替国家干活吧。

这两年国内优秀的人才太少,还没到需要靠这些小手段筛选官员的地步,可以后姜蓁把科举弄起来了,姜国可用的人才只会越来越多。

老人总得给新人腾位置,让新人上来练练手。

跟姜大头似的,把人放到某个位置之后,就把人用到死,不是姜蓁的风格。

丧假姜蓁现在只是提议,若是时机合适,就会变成定例。毕竟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做不到孝顺,又怎么指望这个臣子忠于君王呢。

【要不是还有另外四国虎视眈眈,我才不喜欢用这种怀柔的手段呢。】

【现在是福利,以后就是他们的枷锁了。哪怕某些大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,丁忧一来,三年的时间,也足够收拾他了。】

三年的丧假,不是直播间的人为姜蓁准备的,姜蓁有她们的帮助,肯定不会被臣子压一头,直播间的人只是未雨绸缪,替下一任姜王打算罢了。

【还别说,照着古代的那些君王抄作业,真的太香了。】

【最难的就是去开创一条新的路,因为前路充满了未知。但阿蓁不一样,无论她往那个方向走,我们都能为她照灯。】

人只有见过更广阔的东西,才能立下高远的目标。姜蓁要是没有大统一的思想,那她把姜国发展成五国老大,说不定心里就已经满足……她要是不知道海外还有广袤的土地,一统天下就会懈怠……

而如今,姜国才刚刚起步罢了。

在早朝上把丧假的事情定下,姜蓁就没再这个事情上多费心神,私下就找姚春商量起了茶叶的事情。

“我让医丑在都邑宣扬了一番饮茶的功效,你记得督促巴山郡那边的农官种茶。”

“巴山郡那边的农官,去年全都带人去山里挖茶树了,想要提升产量的话,估计还得等好几年。如今巴山郡的农官都在琢磨其他农作物。”姚春解释道。

姜蓁所说的官员考评,那可不是开玩笑的,去年年底,十几颗人头官员的人头落地,二十几个官员被罢免,剩下还有几十个官员被姜蓁批评。

今年各县的压力大得很,有张罗着修水渠的,有张罗着开荒种果树的,还有张罗着种药材,种甘蔗的……

基本上所有官员都动了起来。

除了种粮食的地不敢动,荒地、山坡、田埂,都被大家利用了起来。

怕被姜蓁批评,所有县官都想快点拿出成果,那些需要两三年才能出结果的项目,根本就无人问津。

【卷成这样,我也是没想到的。姜国官员还真是越来越有活力了。】

【大家都在卷,连阿蓁都在卷,谁敢躺平。】

【幸好阿蓁有先见之明,勒令大家不许动粮食的用地,否则这群急功近利的官员,还真不一定会闹出什么事情来。】

其他东西都还好,但茶叶是特殊的,姜蓁大手一挥,说道:“先督促巴山郡的百姓种茶,就算见效慢,考评上我也不会为难他们。”

姚春点点头,说道:“等下次安排人给各县送棉花种子的时候,我会提醒他们的。”

去年农庄的棉花大丰收,一小批种子,卖给了朝中的诸位大臣,剩下的种子,都会分派到各县农庄,让大家提前了解这个农作物的特性还有种植方式,过两年大家大批量种植的时候,才不会糟蹋了种子。

但比起其他郡县,都邑和蓝河县的百姓,待遇更好,他们每家都能分得一包种子,今年可以按照农庄的方法试种。

农庄出产的棉花种子,是用手摇式扎花机弄出来的,种子上面都还裹着一层薄薄的棉花。

分到棉花种子的百姓都很节俭,在育种之前,还会把这些小棉球收集起来,拿去送给医官。

因为他们看到过医官用棉球沾着酒精治伤口,觉得医官用得着,他们就送来了。

那一小团的量,他们自己也做不了什么,但送给医官,攒到一起,最后也会用到他们身上。

第一次种植棉花,许多老农心里都没底,空闲了就跑去农庄,看农官是如何处理的,他们第二天回去就照着学。

“去年农庄种棉花的时候,你们不是来看过了吗?今年跟往年一样,没什么特别的。”蓝河县的农官表情无奈,劝道:“你们别把时间放在农庄这边,反倒耽误了自家地里的事。”

“没事儿,我们乡里轮流派人来。跟着你们的时间来,最保险,万一错过了摘心打顶的时间,那才是亏大了。”

有些东西,说一万遍,也没有让大家亲眼看见效果好。

姜蓁叮嘱过大家,种棉花需要摘心打顶,这样才能结出更多的棉铃。

她给了大家正确的结果,但依旧要求农庄留了一块地,任由棉花自由生长,让大家自己来对比摘心打顶对棉花的影响。

亲眼见证过后,连乡里最犟的老农,都对农官们言听计从,完全不敢自作主张。

姜国的百姓没种过棉花,对农庄提供的种植方法,接受良好。

但东夷百部种了棉花上百年,连种子都是她们提供的,她们自然不信邪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